新冠疫情又抬头?实为阶段性低水平波动 | |||
|
|||
近期,#新冠感染又抬头#的话题登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近期全国新冠检测阳性率上升 5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5年4月(3月31日-5月4日)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结果显示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新冠阳性率从3.3%升至6.3%。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经逐渐趋于平缓。 二、为常规流行阶段性波动 此次疫情上升实际为常规流行阶段的一次小高峰。有研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高峰与人群抗体水平有关,本轮新冠疫情波动距上波已超6个月,人群抗体水平已经下降。 我市监测数据显示,本次疫情峰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报告病例中以轻症为主,症状多为咽痛、发烧、身体疲乏,部分人还会咳嗽持续一周甚至更久。目前,本市新冠病毒活动强度呈阶段性低水平波动趋势,预计5月中下旬至6月疫情将趋于平稳。 三、防护小贴士 1.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2.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3. 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4. 及时就医:当出现咳嗽、发热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嘱进行治疗,降低重症风险。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