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 | 致备孕妇女科学补碘的一封信 | |||
|
|||
2025年5月15日为我国第32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与胎儿大脑和神经发育密切相关,又被称为“智力元素”,孕妇缺碘会导致后代不可逆转的智力损害。妊娠期是生命最初1000天的起始阶段,孕妈妈科学补碘,是优孕优育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母亲健康,请您了解以下这“碘”知识。 致备孕妇女科学补碘的一封信 尊敬的备孕妇女朋友们: 备孕是指育龄妇女有计划地怀孕并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备孕妇女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着新生命的质量。为了您和胎儿的健康,防止碘缺乏危害,我们郑重提醒您重视碘营养!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也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对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因此,碘被称为智力元素。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因此,保持孕妇、哺乳期妇女适宜的碘营养水平,对孩子的生长尤为重要。 碘缺乏地区居民需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按照国家划分碘缺乏地区的现行标准,我市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99.59%以上行政村(社区)的居民饮用水中碘含量低于40微克/升,符合碘缺乏地区的判断标准。(桓台县9个村,荆家镇的大元村、王明村,马桥镇的北岭村、后金村、康杨村、前金村、五庄村、西史村、西孙村属于水源性高碘地区。)在碘缺乏地区,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才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我市碘缺乏地区行政村(社区)名单可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疾控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查询。 孕妇、哺乳期妇女对于碘的需求量高。普通成人碘的推荐摄入量为120微克/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同时保障自身以及胎儿和婴幼儿碘营养需要,其推荐摄入量分别为230、240微克/天。近年来,部分碘缺乏地区群众受到“不缺碘”舆论的影响, 对科学补碘的认识存在知识误区,盲目选择未加碘食盐,碘营养水平持续降低,孕妇、哺乳期妇女的碘缺乏状况较为严重,部分地方出现了因孕期碘营养不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因此,应该更加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状况。 海带、紫菜类海产品不能代替碘盐。海带、紫菜类海产品含碘量丰富,是较理想的补碘食品,其它类海产品均为非富碘食品。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保证对海带、紫菜类海产品的适宜食用频次及摄入量,因此,食用海带、紫菜类海产品不能作为碘营养的稳定可靠来源。 最后,衷心希望您关注碘营养,在备孕、孕期、哺乳期(患有甲亢等疾病除外)坚持食用碘盐,未来能生育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