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天寒,警惕“倒春寒”,谨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发布日期:2025-03-06 2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八九末,九九头”,立春有一个月了,大家是否觉得天气越来越暖,特别是前几天气温到了20度左右,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警惕性降低了?但是,3月2日-3日一场突来的大雪,笼罩着淄博的大地,淄博的气温由前一天的20度,下降到了零度左右,寒冷再次来袭。

工人日报:2025年2月26日报道:山西一农村“四人在屋内烧秸秆取暖,次日被发现因烟闷死亡”,经公安部门现场勘验和毒化检验,四人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春天到,天气变暖,但是气温还不稳定,忽高忽低,最低还可以到零下10度左右,大家在家取暖、开车外出时还是要谨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一、如何预防“因取暖”而发生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1. 有条件的家里,尽量采取集中供暖。

2. 室内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时,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安装排烟管道并保持管道通畅,有条件的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3. 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长时间封闭驾驶时要适当开窗通风。

4. 不要在通风不良的空间内长时间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或用汽车发动机取暖。

二、谨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几个误区

1.“房间里没有煤烟,也闻不到气味,不会一氧化碳中毒”:大家应该了解,一氧化碳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和无刺激性气体,当我们处在一个较高浓度的空间里面时,人吸入一氧化碳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不易察觉,当你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可能你的手脚已经不听使唤了。

2.“农村的有些老房子,门窗的缝隙比较大,不用担心一氧化碳中毒”:但是,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小,俗话说就是比空气轻,它会漂浮在空气的上方,如果门窗缝隙的位置较低,一氧化碳也是不容易排出去的。

3.“房间里放一盆水,吸收了一氧化碳,就不容易中毒”: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水盆里的水很难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当房间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通风不畅等,还是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4.“一般只有冬天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任何季节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比如在家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热水器安装不当或设备老化,同时通风不畅;再比如夏天在密闭的通风不畅的空调房内使用木炭或固体酒精涮锅和烧烤等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