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有毒动植物有哪些,谨防中毒

发布日期:2024-07-29 19:3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当前,我市气温高、湿度大,为野生植物的迅速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此种气候也促进了各类细菌的快速繁殖,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几种比较常见的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有毒动植物。

一、毒蘑菇

一些野生蘑菇中的毒蘑菇外观与可食用蘑菇极为相似,仅凭肉眼观察其形态、颜色等外部特征很难区分。在野外环境中,无毒蘑菇常与有毒蘑菇混生,即使无毒蘑菇也可能因沾染毒蘑菇的菌丝而带有毒性。本身无毒的蘑菇附生在有毒植物上也可能吸收毒性。预防毒蘑菇中毒,记住这三点: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


二、未煮熟的豆荚类

未煮熟的四季豆、扁豆、刀豆、豇豆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皂苷和植物血凝素(也称为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确保豆荚类蔬菜在烹饪过程中得到充分加热,在烹饪过程中,还应注意不断翻动,以保证其均匀受热并彻底煮熟,直至它们失去原有的鲜绿色并变得软嫩。此外,建议在烹饪前切成小段,这样可以增加表面积,使有害物质更容易被高温破坏。


三、发芽马铃薯

龙葵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毒素,在未成熟或发芽的马铃薯中含量较高。摄入过量的龙葵素可能会引起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等。确保马铃薯完全成熟并避免食用发芽的马铃薯,同时在储存时保持适当温度以防止提前发芽。

四、未彻底煮熟的豆浆

煮豆浆的过程中存在“假沸”现象,豆浆中含有皂素,这种成分在加热到80℃的时候会出现大量泡沫,给人感觉豆浆“沸腾”了。但其实,这时候的豆浆并没有煮熟,里面仍然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比如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等。如果喝了没有彻底煮熟的豆浆,数分钟或1小时后就会出现中毒症状,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预防豆浆中毒的关键一步:豆浆“假沸”的时候别关火,文火继续慢煮5分钟以上,等泡沫消失后再次沸腾一会即可。

五、不新鲜的鱼类

海产鱼类如秋刀鱼、金枪鱼、带鱼等,含有较高的组氨酸,当这类鱼不够新鲜或开始腐败时,其中的组氨酸会被细菌转化为组胺。一旦每100克鱼肉中的组胺含量超过200毫克,就可能引发组胺中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当确保这些鱼类新鲜,并采取适当的保存措施以防止细菌生长。

六、河豚

河鲀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这种毒素广泛分布于河鲀的身体组织中,以卵巢、睾丸和肝脏为主要有毒部位,其次为肠道、血液、鳃、肾及皮肤等,肌肉和血液中也含有毒素。河豚毒素性质稳定,高温烹煮和盐腌均不能将其破坏。 食用河豚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 


敬请公众仔细辨认,切勿销售、购买有毒动植物(包括其有毒部分)。若不慎误食有毒动植物而导致身体不适,请即刻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准确告知医生所食用的食物名称及食用量,以便能够实施针对性的救治措施。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